香港昨天(7月7日)出台了松绑的楼市新政,成为中国一线城市中第一个迈出实质性救市步伐的城市。
(相关资料图)
香港金管局宣布的楼市按揭新政一共有4条:
第一:1500万元以下物业上限70%;1500万元至3000万以下物业上限60%;3000万以上物业上限50%。非自用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上限维持在50%。
第二:调整非住宅物业即写字楼、商铺等,最高按揭成数,由5成上调至6成。
第三:放宽以资产水平为审查基础的按揭成数上限,由40%升至50%,适用于所有住宅和非住宅物业。
第四:取消现时就主要收入来自香港以外地区的按揭贷款申请人,将所适用的按揭成数上限及“供款与入息比率”上限下调10%的要求;同时取消现时按揭申请人因整体按揭成数超过金管局所容许的水平20%时,将所适用的“供款与入息比率”上限下调5%的要求。
看完上述内容,很多人会发懵:这是什么松绑?以前不是听说香港买房最多可以1成首付,9成按揭吗?怎么最高才7成按揭?
这就涉及到香港住房按揭制度的问题了。
上面说的1500万以下的房子最多贷款70%,1500万到3000万的房子最多贷款60%,是指“一按”。
在香港买房,还可以做“二按”,也就是二次贷款。
提供“二按”的可以是开发商,也可以是银行。如果申请二按,往往需要购买“按揭保险”,而且费率不低。
所以为了配套此次新政,香港金管局还公布了“按揭保险计划”修订方案: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如果购买400万到1000万之间的“合格物业”,最多是可以申请1成首付、9成按揭的,这个9成按揭由“一按+二按”构成。
如果购买1000万到1125万元的“合格物业”,也可以做到最高9成,但也可能是8成贷款。
此外,可以享受2成首付的房子,上限从1200万元提高到了1500万元。
有媒体报道说,可以享受超低首付比例的“合格物业”,其定义也有新变化。之前,“合格物业”是指居民首次置业,而且是买来自住的房子,才能享受最高9成(或者8成)按揭,最新的“合格物业”定义更宽泛了。
比如大公报在刊发下图的时候,标注的“旧制”必须为首次置业,“新制”为“不须首置”。
如果这个措施是真的,松绑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
此外,此次金管局提升“一按”的按揭比例,可以显著降低贷款人的负担。因为“二按”需要购买更昂贵的保险。
下面是香港金管局的政策解读:
总之,这是香港楼市一次重要的松绑,对于维护市场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2019年以来,香港楼市经历了四大考验:第一是2019年的风波,第二是百年不遇的疫情,第三是人口下降,第四是美国加息。
港币汇率是绑定美元的,所以当美元进入快速加息、缩表周期的时候,香港也必须跟随。
下图是香港基准利率走势图:
香港的常住人口,2020-2022年三年间分别减少了9.4万、2.5万和6.8万人。
据香港金管局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香港住宅价格比2021年高位下跌了13%;写字楼比2018年到2019年的高位累计下跌了20%,工业大厦下跌了8%,商铺下跌了17%。
不过,价格下跌并不意味着香港楼市“非常寒冷”,事实上今年上半年香港楼市成交量还是不错的,1到6月,香港住宅市场合计成交26222宗,成交金额2427.35亿元,较2022年下半年的20069宗及1695.6亿元,分别上升30.7%及43.2%。
香港楼市从6月开始有成交下滑的迹象:6月份买卖合约登记3613宗、成交金额336.21亿元,较5月的4003宗及367.69亿元,环比下跌9.7%及8.6%,宗数及金额同创5个月新低。
为了稳增长,巩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过去1年来香港出台了很多新政。
比如降低了“专才”、“优才”到香港工作、落户的门槛,出台了针对他们的购房退税计划,最近又在酝酿放宽“非全球100强内地优秀大学的毕业生”到香港工作的限制。
股市方面,推出了人民币股票柜台,并有望跟沪深市场联通。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第一重镇的地位,得到了强化。
香港是全球最成功的自由贸易港,资金来去比较自由,港币跟美元挂钩。这些因素让香港不动产拥有“准美元资产”的属性,所以虽然贵,但很有吸引力。再加之新加坡房价、物价全面超过香港,香港楼市下跌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
香港也结束了“拒绝长大”的时代,将从“单核心”城市变成“双核心”城市:香港正在积极开发建设北部都会区,跟深圳进一步融合。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拿出占全市将近30%的面积,计划在临近深圳的地区“建设一个新香港”,主要发展科技创新产业。
未来的香港,将成为一个双中心城市——南部的港岛、尖沙咀是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北部都会区将成为科技创新中心。深圳福田区旁的,“河套”及其周边将建设香港最大的科技创新区——新田科技城,这将是北部都会区的核心。
未来的香港,计划跟深圳构建“双城三圈”。下图是香港方面提出、获得深圳积极响应的规划:
有了香港做榜样,相信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未来楼市也将陆续会有新动作。
整体方向将是:进一步强化对“改善型需求”的支持,在“认房认贷”上适当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