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凤凰网酒业 翟庭俞
岁月流芳,时间不老。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瑰宝,唐诗则是当之无愧的最璀璨的明珠。燃爆暑期档的《长安三万里》中用48首唐诗和李白、杜甫、王维……一串熠熠生辉的名字串联起了恢宏壮阔的大唐盛世,也诗卷一般为我们再现了唐代大文豪们酣畅淋漓的诗酒人生。
(相关资料图)
8月3日,当代文化顶流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与知名主持人蔡紫也随凤凰网一起走进了陕西,来到了周、秦发祥之地凤翔,也是中国名酒西凤酒的产地,探寻中国文脉和酒脉。
酒中凤凰 古今文人青睐有加
宝鸡凤翔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秦岭北麓,是中国农业大县,也是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也是悠悠华夏历史的脉络所系,被称为“中华龙脉”。同时,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凤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3000余年的酿造历史,是凤香型白酒的发源地。
早在唐时,西凤酒就被列为贡品而闻名于世,众多诗人齐聚长安就是为了品尝以“甘泉佳酿,清冽醇馥”著称的西凤美酒。
在西凤酒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钱文忠、郦波与蔡紫一起走进酒厂参观了国家工业遗产群西凤酒的酒海老酒库和制曲车间。
爱好收藏的钱文忠走进西凤酒的酒海老酒库赞叹不已,也对西凤酒老酒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据酒厂人员现场介绍,酒海储酒始于唐代“昌盛振”作坊,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其大故称海,是历代工匠师法自然的智慧结晶。
西凤酒海是采用初春时节秦岭深山的荆条编制外框,用豆腐填充内缝隙,等自然晾干后,以麻构纸、白棉布敷上蛋清、血料等调制剂的生物胶,进行百层裱糊,最后以蜂蜡、熟菜籽油封涂而成。一个酒海从采割荆条到完工装酒,大约需要半年多时间,制成的酒海内外通气、吐故纳新,遇水则漏、遇酒则香、久而芬芳,是成就西凤酒典型风格的神来之笔。目前西凤酒共有100多个1957年以前的老酒海,其中2个为国家二级文物,5个为国家三级文物,5个为一般文物。
白酒泰斗秦含章曾说:“酒海装西凤酒最好,西凤酒只能用酒海储存,酒海是西凤酒的祖传法宝。”
离开酒海老酒库时,三位来宾意犹未尽,于是在门前留下了珍贵合影。
行走期间,郦波还分享了一个国学知识点,苏轼为西凤酒留下的佳句“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其实第一版应该是“何不醉”,不是“盍不归”也不是 “喝不醉”,侧面表明苏轼遇美酒心情大好。
在参观制曲车间时,三位来宾对西凤酒的三种酒曲青茬曲、槐瓤曲和红心曲产生了浓厚兴趣。
据现场酒厂人员介绍,西凤酒的大曲以大麦、豌豆、小麦为原料,经原粮混合粉碎、机制成型、发酵培养、储存老熟等工序生产而成,属中高温大曲。西凤酒采用的自动制曲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制曲机,每分钟出曲22块,单机班产8.5吨。压制好的曲块送入曲房发酵培养一个月、通风干燥储存3个月后投入制酒生产,是西凤酒生产重要的发酵动力和香源物质。
发挥好千年品牌担当 打造“新文化名酒”典范
参观结束后,西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与三位来宾进行了简短的座谈。期间张正对三位来宾热情助力中华酒文化的传播表示了真挚的谢意,并现场举行了赠酒仪式。
张正表示,期待钱文忠、郦波、蔡紫联合凤凰网打造的文化IP《中华酒事局》新一季更精彩,能将博大精深的中华酒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国际国内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的白酒,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芬芳盛放。
西凤酒深植于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扎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创立者和典型代表,也是丝绸之路上和平友谊和白酒文化的使者。怀着对盛世中国梦的追求和对丝绸之路精神的景仰,以及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工艺及白酒文化的愿景,近年来,西凤酒立志打造“新文化名酒”典范。
近日,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EMDC)发展合作北京论坛上,张正再次强调,未来西凤酒将带着文化使命,以酒为媒,继续整合世界优质资源,深化国际贸易合作,用情用力讲好西凤故事、传递中华声音,发挥好千年品牌担当,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的文化风韵和独特魅力。
在2023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张正表示,作为中国白酒代表,西凤酒拥有三千年无断代传承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千年前,西凤酒便沿着水陆商道,“踏丝路”“走西口”“南下茶马古道”,流传至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最早的出口酒之一。因此,在西凤酒的文化属性中最先看到的就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属性。
未来,西凤酒将致力于成为白酒行业品质升级的推动者、文化传承的赋能者,成为新时代白酒产业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的集大成者,进而为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贡献西凤力量。